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领域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升金融标准建设实施成效,增强金融行业和社会公众的标准化意识,充分发挥金融标准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9月全国质量月期间组织开展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主题活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普及金融标准化知识。

  • 什么是金融标准

金融标准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技术支撑,是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标准是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操作,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条件,是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是金融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整合引导社会资源、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

  • 金融标准的分类

金融领域国家标准筑底线、行业标准高门槛、团标企标促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不断健全。为满足金融业发展需要,从功能角度对相关市场和部门标准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将金融标准划分为基础标准、金融产品与服务标准、金融信息技术与设施标准、金融管理标准。

  • 基础标准

主要包括金融行业范围内的术语、代号、符号、分类、编码、交互等。

  • 金融产品与服务标准

主要包括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金融资产管理、其他金融业等。

  • 金融信息技术与设施标准

主要包括金融行业范围内信息和数据采集、处理、传输、交换、安全、描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及其技术,系统的设计、研制、管理、测试、运维及相关工具的开发等;金融服务基础运行环境及网络;安全防范、金库建设管理及档案库房建设管理等工程设施建设

  • 金融管理标准

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期货业、外汇市场等的监督管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市场、金融稳定、绿色金融、支付结算、金融科技、货币金银、国库、征信、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会计财务,以及金融业综合统计和金融风险防控等。

  • 金融标准的作用
  • 金融标准助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在提高金融产品服务质量方面,银行客户服务中心、银行营业网点等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改善了客户服务水平和网点运营环境;不宜流通人民币相关标准有效净化了货币流通质量,有助于让老百姓用上干净钱、放心钱;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标准在贫困地区积极推进,通过金融标准+扶贫工作模式探索改为通过,助力金融支持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标准的实施提高了金融机构规范化工作水平,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开展数据统计分析,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助力企业高效发展方面,人民币现金机具相关标准的深入应用提升了现金机具生产企业研发效率,推动中国好产品走向世界,支持我国现金机具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了相关人民币产品的升级活动。

  • 金融标准提升金融科技发展和风险防控水平

移动金融客户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金融数据安全分级、金融科技创新等标准为金融APP风险整改、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专项摸排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利于营造健康有序和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环境。标准辅助金融治理的价值逐步激发。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按照要求披露金融产品和服务所执行的标准,支持社会各界依据标准开展质量共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 金融标准支持金融业双向开放

一方面,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推广力度,我国企业持码量大幅提升,更好地满足了跨境贸易和交易需求;在数字化法人身份识别、交易报告库数据标准化、金融业通用报文库建设等工作中,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积极采用先进国际标准,进一步支持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国专家牵头和主笔制定的银行产品服务、第三方支付、绿色金融等多项国际标准相继发布,同时积极牵头法定数字货币、移动支付、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贡献度大幅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交流持续深入,围绕优秀国家标准形成多语种外文版标准和区域性金融组织标准,金融标准化朋友圈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