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嘉兴银行:践行“金融强国”使命 走好“科创金融特色银行”转型发展之路

  2月2日上午,嘉兴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在嘉兴大剧院胜利闭幕。《嘉兴日报》两会金融特刊专版刊登——嘉兴银行:践行“金融强国”使命 走好“科创金融特色银行”转型发展之路,全文如下:

  2023年,嘉兴银行始终践行“金融强国”使命,扛稳责任担当,深刻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积极探索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稳扎稳打,敢闯敢干,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动自身转型突破——规模总量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资产质量保持领先、社会贡献不断加大、科创金融初显成效。

  截至2023年末,全行资产规模超1600亿元,存贷款总额突破2000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净利润超12亿元,资产质量在城商行同业中保持领先;风险抵偿能力远超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自主开发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嘉银在线”正式上线,有力地服务和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用实际行动高质量书写了服务嘉兴发展的“嘉银答卷”。

  随着综合品牌形象的持续提升,2023年,嘉兴银行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730位,按照利润增长排名列第13位。先后荣获“2023年浙江省服务业领军企业”、中国地方金融“十佳风控管理创新银行”、中国金誉奖“年度发展潜力财富管理银行”、金融科技大会“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奖”等23项省级及全国性荣誉。

  深耕科创金融,在探索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有突破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摆在首位,凸显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向。

  金融如何助力科创企业,对于嘉兴银行而言,无疑既是转型方向和发展机遇,也是责任在肩。2023年初,嘉兴市政府将“支持嘉兴银行科创金融转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改革方案中,嘉兴银行被列入主力军之一。此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嘉兴监管分局2024年1号文件中,明确支持嘉兴银行深化特色转型。对此,嘉兴银行主动担当,开启了“科创金融特色银行”全面转型发展之路,积极融入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局中。

  “我们聚焦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重点领域,积极开发科创金融产品及创新特色服务模式,坚持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积极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为科技企业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嘉兴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嘉兴银行成立全市首批科创金融事业部,设立第二家科创金融专营支行,在全部分支机构挂牌科创金融中心、成立科创金融专营团队;成功上线首款科创金融线上授信产品“科e嘉”,逐步形成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的科创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认股选择权、延期付息两款产品分别服务科创企业276户和202户;全面加强“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合作,提升科创金融一体化服务力度……

  “随着组织更加健全、产品更加丰富、模式更加创新,科创金融转型成效也更加显著。”该负责人介绍,2023年末,全行科创贷款余额超过20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3.31%,占比超过大部分上市银行;当年新增78亿元,增幅达56.04%,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7.51%;累计服务科创企业近1900户,科创金融服务覆盖面不断延伸。

  坚持金融本源,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上谋新篇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宗旨和使命。作为服务全市的主力银行,嘉兴银行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发挥支柱作用,加大供给力度,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以实体经济为导向,嘉兴银行紧跟政策步伐,积极赋能制造业“两化”改造,深度推进制造业三年倍增计划。该行先后研发“亩均贷”“智数嘉”等创新产品,深入探索供应链上下游金融赋能,持续提升先进制造业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末,全行制造业贷款余额215亿元,较年初新增34亿元,增幅达18.67%。

  为全力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嘉兴银行精准施策,重点支持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领域,不断加快绿色金融探索步伐。与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上线“阳光掌柜”直联模式,可复制的绿色金融新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持续丰富“低碳嘉”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先后研发“阳光嘉”“数智嘉”“储能嘉”等绿色金融产品,赋能光伏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其中,拳头产品“阳光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推广不到一年的时间,余额已近24亿元,累计支持光伏资产超800兆瓦,服务客户300余户。

  “面对服务实体经济的共同任务,我们要把合作做得更好。”嘉兴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该行还持续加强银政合作,与8家党政机关单位签订总对总战略协议,全面提升银政一体化服务能力;积极推进金融政务赋能,完成该行首个市级预算单位账户开立、全市首例跨预算年度、跨代理银行的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清算工作,有效提升银政合作创新效能。

  聚焦转型创新,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上上台阶

  数字化转型创新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2023年,嘉兴银行全力打造数字运维体系,全年合计启动信息科技项目57个、投产项目43个,涵盖数据中台、信创OA系统等,切实提高数字化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

  由嘉兴银行自主研发的金融场景实现全新突破。该平台成功接入点点饭卡、运动家、嘉源有水、南湖文旅、民融云等10个场景生态项目。其中与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合作的“点点饭卡”,主动融入市民生活,积极拓展金融场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签约门店数已达824家,服务用户数已超过4.4万户。

  与此同时,嘉兴银行还全面打通金融服务边界,建立“嘉银在线”服务平台,客户通过嘉兴银行App、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及主流媒体等渠道,直接点击“嘉银在线”入口或扫描二维码登录,实现全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打烊的点对点金融服务。自去年12月12日正式上线以来,累计收到各渠道外呼任务1172人次,对接服务金融意向客户107人,真正实现了金融服务“无边界”。

  “数字化赋能更便捷高效。”嘉兴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嘉银在线”服务平台是该行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有益实践。下一步,该行将以此为新起点,加快金融数字化进程,打通衣食住行、文体教培等生活场景,构建丰富、多元的金融生态,为广大市民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践行金融为民,在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上零距离

  推进普惠金融、增进民生福祉,是金融机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嘉兴银行始终以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持续优化供给,做好金融服务,全面建设“嘉兴人民满意银行”。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嘉兴银行圆满完成“两增两控”业务指标,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提供坚强助力。年末,全行“两增两控”口径小微贷款余额305亿元,增速为17.29%;“两增两控”贷款户数近20000户,较上年末增加4000多户。

  同时,嘉兴银行打造小微企业业务信贷决策引擎,持续完善“嘉富贷”业务体系,上线特色模型60余个,实现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多个行业高度覆盖。全省首创“线上担保函”,构建“嘉富贷”线上信保银担直连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为全力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嘉兴银行深耕社区金融,不断改进服务流程、优化人员配置,深入推进网点综合化营销,网点提质增效取得初步成效。以社区支行为桥头堡,2023年,嘉兴银行社区支行零售资产管理余额近180亿元,当年新增50.77亿元、新增客户1.66万户。该行理财综合能力跻身全国城商行50强,累计为客户创造财富收益6.77亿元。

  民之所需,金融所在。“我们将积极顺应‘人民所需’‘群众所盼’,扎实做好民生金融服务,让金融活水惠及更多人群,以金融力量助推形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嘉兴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树牢底线思维,在提升可持续发展续航力上强筋骨

  防范风险永远是金融行业的底线思维。2023年,嘉兴银行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经营、合规优先的理念,启动全面风险管理外部咨询,形成本行全面风险“诊断书”,建立信贷资产全面分析监测机制,开展无还本续贷等重点业务风险排查,全年清收不良资产本息7.24亿元。

  嘉兴银行健全反洗钱管理规范,建立反洗钱管理员上岗资格准入机制,持续优化反洗钱模型,实现全行所有机构反洗钱现场指导全覆盖;健全“大消保”工作格局,建立“高管听投诉”机制,规范领导接访、包案机制,各级消保工作主体责任更加清晰;健全“反诈骗”防线,挽回客户资金655万多元。

  不仅如此,嘉兴银行将合规文化、清廉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努力提升合规内控自查自净能力,打造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的金融干部队伍;通过“充满活力 受人尊重”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开展企业文化宣贯推广活动、企业文化先进典型表彰活动,全面提升全行干部员工归属感与向心力,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活力,有效克服了经济阵痛、疫情影响、竞争压力为企业发展带来的诸多困难,为全年稳健经营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