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今日闭幕。《南湖晚报》“乌镇峰会·金融篇”专版刊登——嘉兴银行:以“科创金融”之笔书写奋进新篇章,全文如下:
时光雕琢信仰,岁月见证成长。翻阅嘉兴银行发展答卷,一幅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金融画卷徐徐展开:汇聚金融“活水”、聚焦数字转型,在与嘉兴这块热土同呼吸共命运中,嘉兴银行正以“科创金融”之笔书写奋进新篇章。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资产总额1631.15亿元,较年初新增255.93亿元,增速18.61%;存款余额1138.03亿元,较年初新增120.32亿元,增幅11.82%;贷款总额920.81亿元,较年初新增124.47亿元,增幅15.63%,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74亿元、净利润11.32亿元、缴纳各类税款7.03亿元,分别是2019年度的1.47倍、1.80倍和1.63倍,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不良率0.94%,拨备覆盖率496.99%,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抵偿能力在全国城商行间保持领先。
今年7月初,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嘉兴银行位居“全球银行730位”,近三年上升162位;按照利润增长排名,位居“中国银行20强”第13位,被普华永道评价为近八年来国内成功穿越周期实现逆势发展的六家区域性银行之一。
汇聚金融“活水” 润泽科创沃土
2022年11月,一件值得载入嘉兴地方金融发展史册上的大事开启——嘉兴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入选全国首个跨省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站在了全国科创金融改革的潮头。
面对重大历史机遇,嘉兴银行勇担历史使命,充分发挥本地法人银行优势,加快发展科创金融步伐,将金融“活水”注入科创领域,吹响了向“科创金融特色银行”全面转型的集结号。
为确保科创金融战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嘉兴银行着力加强科创金融顶层设计,从完善机制、优化机构设置、人才培育等方面谋篇布局。通过制定《嘉兴银行关于科创金融特色银行全面转型实施方案》,构筑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同时,不断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设立以“科创金融事业部(总行)—科创金融专营机构(科技支行)—科创金融专营团队(分支机构)”为架构的三级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实现科创金融专业团队15家一级分支机构全覆盖。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发展备受重视。作为“嘉兴人自己的银行”,嘉兴银行生在嘉兴、长在嘉兴,始终与嘉兴地方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同频共振,如何在支持科创企业成长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先行先试的金融可持续模式,成了“嘉银人”肩上的责任。
“多亏了嘉兴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纯信用贷款,及时地补充了我们在人才和设备引进方面的资金需求,这对企业发展来说真是‘及时雨’!”谈及嘉兴银行对企业的帮助,加道材料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总经理甘宇激动地说。
据了解,加道材料是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企业产品尚处于研发、实验阶段,维持日常运营存在资金压力。鉴于企业先进的技术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嘉兴银行为企业发放了1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解决了企业初创阶段面临的资金困境。
其实,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在嘉兴银行眼中一直是“难而正确”的事情。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上,嘉兴银行很早就开始创新探索。在探索市场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业务模式上,针对初创型企业,优化“认股选择权”投贷联动业务模式,截至2022年末,已成为嘉兴市认股选择权业务保有量最大的金融机构。此外,还创新推出了“延期还本付息”业务,为企业有效节约了初创期融资成本。
“今年,我们的重点继续放在了服务模式的创新上。”嘉兴银行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以实现科创金融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延期付息产品,确立远期共赢利率定价机制,采取前低后高收息模式,帮助初创成长型科创企业减轻发展压力;另一方面推广认股选择权产品,克服企业股权融资障碍,解决初创成长型科创企业担保抵押不足之痛点,达成银企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双赢。
在产品设置的精准度方面,该行通过对不同企业生命周期分类,匹配相应的科创金融信贷产品。在科创企业的聚焦度方面,对当前全市科创企业进行网格化区域划分,深入贴近市场,提升服务效能。
此外,嘉兴银行还将在深化外部合作、建立对接机制上进一步发力。以“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嘉兴)实验平台”和“南湖之星”创投联盟为载体,形成“共用共享、协同服务、以投促贷、以贷引投”的良好金融生态。
聚焦数字化转型 提升服务深度
在数字化浪潮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席卷各行各业,推动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入深水区。在“挑战”中觅“新机”,在“竞争”中抢“新机”,嘉兴银行于2021年开启数字化战略转型,积极推动数字化向更深层次迈进,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实事要事。
将时针拨回2019年12月底,嘉兴银行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重要历史机遇,正式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项目群建设,代号“红芯工程”。
“‘红芯工程’项目完整建设周期仅用了17个月,项目涉及的模块包括公共、存款、卡、贷款、资金、结算、总账等所有核心业务,以及29个新建系统对接、44个老系统配套改造,还有数据迁移和多个系统并入新核心系统,是一场极具挑战性的硬仗!”回忆起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嘉兴银行负责人感慨道。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21年5月,新一代核心系统顺利上线。至此,嘉兴银行软件系统数量达到115套,单笔业务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每秒核心交易处理笔数提升了近百倍。
在软件升级的同时,硬件配套已然落地。2020年8月,嘉兴银行完成了高标准数据中心建设并全面投入使用,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A级认证,是嘉兴区域内获得该等级认证的唯一金融机构。今年6月,嘉兴银行又启动数据中台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全行数据分析和数据管理的统一门户,数据治理实现新突破。
面对奔涌而来的数字化浪潮,勇立潮头的嘉兴银行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科技赋能的红利该如何惠及千万家?
随着这一念头的萌发,嘉兴银行开始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协同各生态伙伴,规划、自研场景金融服务平台,打通客户的衣食住行、文体教培等生活场景,致力于丰富的场景金融生态构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去年6月,嘉兴银行中标“点点饭卡”智慧项目,携手嘉广集团,以“饭卡”为纽带构建便利生活圈,将实体饭卡“电子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消费新场景,在解决饭卡资金沉睡痛点的同时,又链接了嘉兴本地商户,推动线上线下渠道的多元化融合。项目上线后获得的广泛好评,给嘉兴银行未来技术输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信心。
四个月后,嘉兴银行又与红源旅行社牵头的小程序菱囡囡进行对接,实现小程序线上开立嘉兴银行二类户、绑卡充值,以及线上线下消费功能,打造了智慧消费新模式,在消费场景的运用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自2023年2月上线以来,已入驻商户达32家,是嘉兴银行场景金融实践的又一亮点工程。
此外,由科技信息部自主研发的场景金融服务平台(又名“开放平台”),通过开放API接口,为外部应用场景接入、场景服务能力输出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大缩短外部场景的开发周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场景接入时效。目前,该平台接入了点点饭卡、点点钱包、文旅、云闪付、运动家、民融云、车主惠、浦江风控、在线小嘉等场景生态项目,提升了场景金融服务能力,为嘉兴银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未来,嘉兴银行将持续构筑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嘉兴区域科创金融的“关键增量”和“关键变量”,努力成为全国科创金融改革的引领者、建设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推动者,打造成嘉兴市科创金融一体化服务基地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