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专版报道】嘉兴银行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金融模范生”

  2021年12月22日,嘉兴日报专版报道《嘉兴银行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金融模范生”》。内容如下:

  

       岁月流金,华年溢彩。

  1997年12月,嘉兴城市合作银行挂牌开业。

  1998年6月28日,更名为嘉兴市商业银行

  2009年12月,嘉兴市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嘉兴银行。

  2021年12月,嘉兴银行走过了整整二十四年的改革发展历程。

  二十四载栉风沐雨、步履铿锵。应金融改革大潮之时,嘉兴银行充分发挥机制优势,积极推进业务创新,深入推进机构战略布局,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空间,资产规模稳健增长、资金实力持续壮大、内部管理日臻完善,已成为我市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二十四载春华秋实、昂扬奋进。历经改革创新、跨区经营、数字化转型,嘉兴银行抢抓建党百年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大历史机遇,交出了一张跨越赶超的奋进答卷:截至今年11月末,资产总额达1191.03亿、存款余额845.31亿元、贷款余额679.83亿元,核心经营指标实现稳健较快上升,资产质量优良,已经成为嘉兴市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

  二十四载砥砺前行、励精图治。从呱呱坠地到翩翩弱冠,一路走来,有汗水,有荣耀,虽历经风霜雪雨,却愈发生机勃勃。尤其2019年以来,嘉兴银行优化提升“打造长三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实现从求生存谋发展到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从默默无闻的小银行向金融模范生的华丽蝶变。

  回首二十四载征程,展望百年基业,嘉兴银行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愈加清晰。嘉兴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斌表示:"作为红船旁的地方城商行,嘉兴银行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各项要求,紧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建党百年两大历史机遇,以高质量的精准服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实首位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成为一家“充满活力、受人尊重”的银行,助力嘉兴蝶变跃升,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金融模范生”。

  沿着红船指引的航向前行——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嘉兴银行切实扛起革命红船起航地的担当,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紧紧围绕“打造长三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城市商业银行”战略定位,努力争当展示“重要窗口”金融板块赋能共同富裕的排头兵。

  “作为生于南湖畔、红船旁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红船精神’就是我们前行路上的灯塔,党建优势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未来发展,嘉兴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斌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如何充分发挥党建优势,以党建引领业务同频发展,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嘉兴银行坚持把政治学习作为治行兴行的“指南针”,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主线,突出四史四书、习近平在浙江、“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学习重点,强化理论武装、指导实践工作、汲取奋进力量。

  为了加强党对企业的核心领导作用,嘉兴银行党委制定专题学习计划,定期开展党委会前专题学习,通过结合工作实际、交流思想,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理清了发展思路,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热情,组织学习31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才能增强企业向心力。嘉兴银行党委书记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履职,多次下基层调研学习情况、组织专题党课、开展“六讲六做”,带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嘉兴银行党委这支团结、务实、高效、勇于担当的领导团队,就是推动改革发展的核心动力。

  如今,党员已成为嘉兴银行的中流砥柱和助推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嘉兴银行1823名员工中,有党员616人,党员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如何以党建促人才队伍建设,为银行打造丰富的人才宝库?嘉兴银行先后开办“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务工作者”“党员干部轮训”等主题班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项目15个、学时近100课时。

  不仅如此,嘉兴银行还通过焕新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党员干部和员工政治洗礼的“重要阵地”、服务职工群众的“温馨港湾”;全新打造“红心·银菱”党建品牌,建立“1+14”党建品牌矩阵,培育提升“一支部一品牌”。2021年,嘉银党建品牌荣获市国资系统“一企一品”党建品牌擂台赛三等奖,总行营业部党支部“红·五心”党建品牌成功入选新时代全国金融系统基层党建优秀案例征集百优案例。

  汇聚改革创新的澎湃动力——

  用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能级

  创新,是红船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嘉兴银行发展的动力之源。

  梳理嘉兴银行大事记,处处可见“首家”“首创”“探索”“新建”等字眼,彰显着嘉兴银行创新的“速度与激情”。

  2021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提出通过数字化改革打造“重要窗口”,嘉兴市更是将数字化改革视为推动城市蝶变跃升、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了全国首批的四个“创新枢纽城市”之一。

  面对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如何有序、高效地推进改革创新?战略明,方向明。嘉兴银行顺应形势,经过一次次思想碰撞、头脑风暴,在《嘉兴银行“十四五”(2021-2025)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围绕“打造长三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以“科创银行”为战略特色品牌。由此,嘉兴银行全面开启数字化战略转型,将自身发展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深度融合,塑造有别于其他城商行的差异化业务。

  在数字化战略转型的道路上,嘉兴银行围绕嘉兴创建“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机遇,在国内首次提出打造“科创银行”,并作为“十四五”发展的首位目标。眼下,嘉兴银行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已在“科创银行”前进道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

  金融服务科技支撑实现新飞跃。在硬件方面,嘉兴银行于2020年8月完成了高标准新数据中心建设,成为嘉兴区域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A级认证唯一一家金融机构。在软件方面,克服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抽调了全行近200名精干力量,配合300余名行外专家,历经17个月的艰苦奋斗,于今年5月建成投产新一代核心系统,每秒钟处理交易笔数由原先的50笔提升至4700笔,提升了近100倍。

  牵头搭建服务科创企业新渠道。嘉兴银行牵头成立省内首个“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嘉兴)实验平台”,联动长三角区域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全市领先组建“南湖之星”创投联盟,探索股贷联动和认股选择权转让的银行科技金融新模式。

  科技金融新产品实现新突破。针对服务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嘉兴银行为“初创期”企业全市首创“人才码”,投放近2亿元;为“成长期”企业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贷,投放1.25亿元。为“成熟期”企业全省首创“科技积分贷”,以企业科技积分“兑换”授信,为区域科技企业、科创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该产品已申报2021年浙江省改革突破奖,并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关注报道。

  截至2021年11月末,全行科技贷款余额从2019年末的46.30亿元跃升至109.30亿元,在建党百年之际告捷百亿大关。

  诸多的“第一”与“唯一”,为嘉兴银行开辟了更宽广的发展前景。去年年底,嘉兴银行与嘉兴市政务数据办合作,上线了“南湖金融分”项目,不仅解决了银行对客户提供“一刀切”服务的问题,还实现了千人千面的普惠金融服务。目前,在嘉兴银行提出的93项政府需求中,初步实现了15个不同部门和机构的47项数据对接。

  与此同时,嘉兴银行还综合利用征信信息以及其他三方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贷款准入模型和额度、利率模型,创新推出了“嘉e贷”产品,不仅以市大数据平台600多万人口数据为基础关联的政务数据,极大地丰富了银行的数据资源池,还是目前为止国内首次把政务数据应用于区域民生普惠金融的探索尝试。

  勇立潮头敢为先。如今的嘉兴银行,正用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回馈着嘉禾大地,带着不变的企业情怀走出了一条勇于开拓的快速发展之路。

  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

  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嘉银力量

  回归本源,服务实体是金融业的初心使命。如何才能发挥地方银行优势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如何探索金融创新、打造特色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成长?

  围绕地方经济大局,积极服务战略重点。围绕我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嘉兴银行积极出台《嘉兴银行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支持嘉善区域金融服务综合方案》,并于今年5月17日,将嘉善支行更名为嘉兴银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支行,把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广大群众、支持地方发展的主要责任落到实处,勇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锋示范。

  因地制宜,创新专项金融产品。嘉兴银行根据当地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小微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惠企利企上做足了文章,做出了很多特色。比如2008年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在全国首创排污权抵押贷款,成为业内标杆;2012年,在全国首家推出了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2015年成立了全省首批科技专营支行--科技支行,推出了信保科技贷、科贷通、人才贷等特色科技金融产品;利用当地块状经济的特点还创新推出了茶商贷、民宿贷、供应链金融、花卉贷等。

  为了引导金融“源头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嘉兴银行先后与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电信、嘉兴广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银政信息平台数据对接,提升企业开户效率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同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在浙江省率先设立“央行微E贷”,深化信保基金合作,开展信贷网格化服务,开发标准化批量化小微信贷,推出“嘉抵贷”“嘉速贷”等低门槛、低利率、标准化产品,为小微企业节省贷款周转成本。

  特别是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嘉兴银行充分发挥主业优势,抓实抓深“六稳”“六保”,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出台金融保障11条举措和7项政策,贷款利息减免2530万元,全年共计让利近3亿元。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如何金融扶持“民营”“小微”的新局面?对此,嘉兴银行牢树“银企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金融指导员服务机制”,开展“百行进万企”升级扩面行动,2021年已累计走访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200余户,解决融资需求5.15亿元;开展“三员”联动精准服务小微企业百日行动,大力宣传金融政策,今年仅无贷个体户累计走访25441户,走访解决问题186个,畅通了惠企金融政策和服务在市场主体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嘉兴银行还充分发挥优势,深耕本土打造特色服务。比如利用当地城乡结合部拆迁小区多、金融服务薄弱的情况践行普惠金融,创新打造社区支行29家,而且社区支行发挥“店小二”精神,实行延时服务,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百姓门口的金融“便利店”和“邻里中心”,让嘉兴银行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优质金融服务输送到了最薄弱、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绘就共同富裕的幸福画卷——

  服务社会民生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有担当、负责任的金融机构,嘉兴银行在发展中始终坚守本土,关注社会和谐进步,把服务社会民生、履行社会责任贯穿于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公益心回馈社会,努力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针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顺利落地西藏那曲牦牛绒项目贷款、创新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

  服务百姓财富管理也有了新深度。嘉兴银行通过不断丰富零售产品体系,为老百姓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全面助力区域实现共同富裕,理财产品净值化率高出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3.08个百分点,今年累计为客户财富创造收益3.72亿元。持续推进银联“云闪付”便民活动,移动支付交易量列嘉兴地区所有银行同业第一名。今年三季度,该行“双季盈开放式理财产品”凭借稳居市场前列的收益率,荣获普益标准净值型理财五星产品。

  为了近距离、多样化地服务市民百姓,嘉兴银行建立了“五彩菱歌”志愿者服务新品牌,全行上下统一LOGO、队旗、队服,启动授旗仪式,树立崭新形象。制定《嘉兴银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操作规范》,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全行开展志愿服务超过900场次,参加人数超过1500人。

  扎根一方,服务一方。为常态开展志愿服务引领新风尚,嘉兴银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守根脉、保平安、办实事”号召,组织百名党员协助金穗社区访民意、征意见、解困难,参与329人,走访5020户;积极响应公益组织、公益项目号召,全行常态开展无偿献血、“慈善一日捐”活动,参与“山海协作”公益项目等元;努力构建“金融+民生”战略合作体系,先后与10家教育、医疗、城建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福利单位开展战略合作,让金融成为共同富裕建设的示范窗口。

  责任与温度背后,是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嘉兴银行致力于营造一流的企业文化,以“充满活力、受人尊重”的文化理念,关爱全体员工,凝聚发展动能;巩固星级网点创建成效,长效提升窗口网点规范化文明服务水平,其中海盐支行营业部成功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焕新品牌标识,启用全新LOGO,推进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系统)全面优化升级、全面启动网点标准化(SI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全行视觉形象,不断提高品牌辨识度……“润物无声”的企业文化力量已经成为该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二十四载载风雨兼程,成就了令嘉兴各界瞩目的嘉银实绩;二十四岁风华正茂,又开启了下一段璀璨征程。下一步,嘉兴银行仍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党建引领,锚定“十四五”战略目标,打造科创银行品牌特色,严守风险底线,以创新为驱动,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好新征程赶考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