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篇大文章”书写新时代金融答卷
——嘉兴银行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是嘉兴银行科创金融全面转型的纵深推进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嘉兴银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单位与监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董监事、股东、客户和社会各界的信任支持下,凝心聚力抓经营,全力以赴强管理,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规模总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嘉兴银行资产总额1843.16亿元,同比增加171.16亿元,增长10.24%;各项存款余额1298.69亿元,同比增加103.21亿元,增长8.63%;各项贷款余额1052.68亿元,同比增加98.12亿元,增长10.28%。
——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24年,嘉兴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9.24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增长3.32%。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截至2024年末,嘉兴银行不良贷款率1.01%;拨备覆盖率445.07%,风险抵偿能力在全国城商行间保持领先。
——地方贡献不断增强。2024年缴纳各类税款9.18亿元,是嘉兴市税收贡献最大的金融企业、全市纳税大户。
——品牌形象日益提升。2024年,嘉兴银行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607位,较2023年上升123位,排名提升名次位列前茅。在21世纪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2024》中,嘉兴银行从国内4000多家银行综合评价中脱颖而出,位列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全国第26;稳健经营、成长性、盈利能力排行榜,全国排名第3、第42和第44,四项评价指标均进入全国前50,展现出强劲的综合竞争力和稳健的发展态势。其间,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平安单位”暨“智安单位”等称号,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第一章 创新引领,展现科技金融“硬实力”
“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
2022年,嘉兴作为全国唯一入选跨省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市,站上了科创金融改革的“潮头”。近年来,嘉兴银行充分发挥2009年起率先开展科创金融业务探索、2015年起率先设立行内首家科技支行的优势,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排头兵”的要求自我加压,持续打造有嘉银辨识度的科创金融发展模式——
在董事会层面,成立金融创新委员会;在总行经营层面,建立科创金融领导小组机制;在业务执行层面,成立全市首批科创金融事业部,设立第二家科创金融专营支行——嘉兴银行秀洲科创支行并于2024年正式获批升格为综合型支行,在全部15家分支机构挂牌科创金融中心、成立17支科创金融专营团队,70余人的科创金融专营团队,建立“1+2+N”的专业团队服务体系……
为缓解科创企业早期财务压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嘉兴银行创新认股选择权和延期付息两款产品。截至2024年末,全行“认股选择权”累计签约386户,新增110户;“延期付息”累计签订383户,新增181户;共实现创新中收1259.83万元,签约数列嘉兴市第一。
事实证明,科创金融的“嘉银”解决方案是一份亮眼的“高分卷”——截至2024年末,全行科创贷款余额251亿元,增长15.18%,科创贷款占比24.42%,累计服务科创企业2377户,其中初创成长企业661户、贷款余额46.23亿元,在嘉兴市40多家金融机构中保持领先,并先后扶持4家科创企业上市。
虽然立在“潮头”,但嘉兴银行对创新的探索却从未停止。
2024年10月25日,嘉兴嘉银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银创投”)正式启动,首批项目同步启航,成为嘉兴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嘉银创投由嘉兴银行股东协调发起成立,是一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投资公司,也是嘉兴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作为嘉兴银行协调成立的业内首家孪生平行投资公司,嘉银创投公司正式启用,将进一步畅通投贷联动融资新渠道。
结合嘉兴科创金融改革试点的实践和探索,嘉兴银行还提出了“四联一补”的体系,凭借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科创金融贷款市场份额领先。
连续三年获评嘉兴市金融机构支持科创金融改革考核“A等行”;实践案例连续三年入选嘉兴市优秀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案例;两家科创金融专营机构均获评嘉兴市“A类科技支行”……每项成果,都是嘉兴银行“硬实力”的见证。
第二章 打好“组合拳”,服务实体经济“全周期”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绿色金融的职责,就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以及综合服务。
近年来,在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上,嘉兴银行推出了“低碳嘉”系列绿色金融产品,包括“阳光嘉”“储能嘉”“数智嘉”等特色产品,旨在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绿色企业的融资需求——
以“阳光嘉”为例,嘉兴银行结合全市“两化”重点清单,梳理了分支行所在区域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通过“一行一策”的方式推动绿色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阳光嘉”余额已突破44.29亿元。
立足“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嘉兴银行将金融资源引入电网、储能等碳减排重点领域,成为全省首家直连浙江省国网数字平台的金融机构,为超过1336户绿色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嘉兴银行开发了“储能嘉”产品,并创建了“线上贷款、线上提款”的融资业务模型,打破地域限制,支持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项目在长三角区域的广泛落地。
绿色金融绘生态,低碳发展谱新篇。2024年,嘉兴银行还积极聚焦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构建绿色金融框架体系,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以及推动数字化服务等举措,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向低碳、绿色发展领域倾斜,促进绿色经济转型。
——聚焦“智能制造”。新推“设易融”,落地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33.65亿元,增长8.87%;支持“两化”贷款余额51.27亿元,增长10.38%。
——聚焦“特色工具”。获批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资格,成为全省第四家、全市首家成功申请的法人机构,全年发放碳减排贷款金额近4亿元。年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136.09亿元,增长55.2%。
——聚焦“供应链金融”。落地浙商中拓系、宝武系、中大物通系核心供应链业务,获批授信总额16.7亿元,用信余额2.67亿元。推出创新产品“嘉e融”,实现首单落地。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向低碳、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嘉兴银行做到了“全方位夯实绿色金融基础、全周期服务碳减排项目、全链条数字化服务”,真正助力绿色发展。截至2024年末,嘉兴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36.09亿元,增长55.2%。
第三章 深耕挖潜,打开民生服务“新渠道”
数字金融承担着助力变革、深化服务、支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使命任务。
2024年,嘉兴银行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积极开拓数字金融新渠道,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场景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嘉兴银行已经成功接入点点钱包、嘉源优水、民融云、共富平台、智慧食堂、社区团购等10多个场景生态项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其中,与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推出的“点点钱包”数字平台,总用户超11万户,合作商户3000多家。“点点钱包”以“饭卡”为纽带,将实体饭卡“电子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搭建消费新场景,在解决饭卡资金沉睡痛点的同时,又链接了嘉兴本地商户,推动了线上线下渠道的多元化融合。
2024年,“点点金融”专区也试运行上线,点点钱包用户点击专区图片,即可跳转至嘉兴银行对应的理财、贷款以及“嘉银在线”等金融服务页面。一个“钱包”的突破,打开了嘉兴银行数字金融的“新渠道”。与此同时,嘉兴银行还成功上线“嘉银有数”“嘉银回音壁”等多个项目,为经营管理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普惠金融润万民,养老金融筑福祉。
普惠金融方面,嘉兴银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落实“三稳一服务”要求,健全续贷机制,完善产品体系,降低续贷门槛,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全行“两增两控”小微贷款余额335.14亿元,增长9.70%,超全部贷款增速1.29个百分点,彰显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作为地方银行,嘉兴银行运用网点优势,深度开展社区零售金融服务,得到广大市民认可。2024年末,嘉兴银行零售管户资产(AUM)余额达1147.28亿元,增长11.79%,为客户创造财富收益6.65亿元。
老年金融方面,嘉兴银行通过搭建大零售生态体系,重点围绕普惠零售业务下沉,纵深推进财富管理业务,积极开展银保深度合作,努力打造综合化的老年金融平台——探索养老金融服务模式,依托社区支行等服务平台,为广大老年客户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专属金融服务;优化老年客户金融体验,推出50周岁以上中老年客户专属借记卡——“嘉享卡”,增设手机银行App老年客户“金色年华版”,推进智能机具适老化改造;搭建便捷的老年支付场景,充分发掘三代社保卡的应用场景,聚焦社区老年食堂、图书馆、旅游景区等场景,探索符合老年人的支付模式等,一系列“适老化”的举措,让老年客户群体倍感亲切。
不仅如此,嘉兴银行还积极探索外籍人员社保金融服务。通过全国首创“聚英卡”,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信息巧妙加载到社会保障卡上,并集成了银行卡金融功能,实现了来华工作外国人社保卡功能的“一卡通用”。
第四章 消费者至上,筑牢金融服务“安全防线”
2024年,嘉兴银行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秉承“事事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落实全流程管控,建立健全消保工作机制及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消保工作机制建设,通过事前审查、事中检查、事后评估,多措并举,加强消保工作的源头、过程管理,全面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渠道,认真落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要求,并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为己任,常态化开展社会公众金融知识宣教,不断提升消保工作质效和金融服务满意度。报告期内,嘉兴银行共受理投诉223件,较去年减少4件,下降1.76%。从投诉发生的主要原因来看:业务规则与流程、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信息披露及合同条款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合计投诉量占比达81.57%。从投诉涉及的主要业务类别来看:借记卡业务、贷款业务和储蓄存款业务是被投诉的主要业务,合计投诉量占比达78.48%。从被投诉机构区域分布来看,嘉兴市本级本部及机构投诉量占比67%,县域机构投诉量占比23%,异地分行投诉量占比10%。收到各类投诉件后,本行及时调查了解情况并积极与消费者进行协商沟通,妥善处置。报告期末,本行投诉办结率100%,投诉处理协商一致率95.45%。
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教。2024年,嘉兴银行持续组织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的同时,积极落实监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宣教主题活动,利用网格化体系,通过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聚焦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以及从保护个人信用信息、防范电信诈骗及非法集资、倡导理性消费及投资、警惕非法中介等方面,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展差异化宣教,以增强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年累计开展线下宣教活动1600多场次,宣教对象全面覆盖“新、小、老、乡”。并通过官网发布金融知识教育文案13期,微信公众号推送86期,其中原创以案说9期,原创宣教视频13个,创作漫画11幅,通过视频+文字和漫画+文字的创新形式吸引阅读,扩大受众面,“听得懂、记得牢、易传播”,场景化帮助消费者理解和记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强化反诈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醒广大民众远离非法集资、抵制高利诱惑。截至2024年末,通过科技手段成功拦截异常交易12964笔,网点柜面拦截劝阻电信诈骗案例76例,保护客户资金848.16万元,防诈成效明显。
第五章 党建领航,描绘金融文化暖心篇章
2024年,嘉兴银行积极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深化“红心·银菱”党建母品牌建设,提升“1+17+N”党建品牌矩阵,持续深化“充满活力、受人尊重”的企业文化融入管理实践,营造“简单、阳光、包容、向上”的文化氛围。
——党业融合贯穿发展全局。全行共有857名共产党员、203名入党积极分子,实现机构网点全覆盖,99家结对单位涵盖政企院校与基层乡村,初步形成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互融共促的良好局面。其间,总行党委紧紧围绕打造科创金融特色银行战略目标,与嘉兴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开展党建联建,设立“科创金融党建共同体”,举办嘉兴地方金融论坛,实现科创金融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的双向互动。
——“嘉银·好声音”更加嘹亮。宣讲队伍由32名扩充至43名,4名优秀宣讲员加入市红船青年宣讲团。全年合计开展主题宣讲247场次,原创情景剧在全市“青年规矩谈”宣讲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原创微党课获全市“红船领航汇万企 服务基层我担当”主题微党课宣讲比赛一等奖,“嘉银·好声音”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教育先行增厚清廉底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开展128次集体学习,覆盖党员群众3181人次,学习成效得到市主题教育专班肯定。将“党规、法规、行规”三规教育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在各类培训中嵌入《高管讲廉课》《纪法一刻钟》,实现清廉教育全覆盖,合计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49次、开展纪法学习超2000次,廉洁教育项目获评第16届博奥奖最佳数智化学习实践奖。
——企业文化融入经营管理实践和日常工作生活。发布“寻找嘉银企业文化代言人”动员令,在全行范围内征集优秀事例,将企业文化从一个抽象概念、系统理念,升华为“融入日常、融入管理、融入服务、融入实践”的具体措施、管理手段。积极践行“步步敏捷高效”的管理理念,上线“嘉银·回音壁”服务平台,打通总分支沟通渠道;优化工会品牌体系,打造“1001暖心+”工会品牌;成功举办“嘉油奋进、心向未来”第十届职工运动会,进一步展现活力、凝聚合力。
报告期内,通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党规、法规、行规”三规教育已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实现清廉教育全覆盖,营造崇廉尚廉氛围,为业务发展护航。同时,充分发挥“五彩菱歌”志愿者服务队主力军作用。2024年,共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95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942小时,服务覆盖32766人次;积极参与社会捐赠,连续五年向市教育基金会捐赠总额300万元用于设立“嘉兴银行奖教助学基金”等;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嘉兴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荣誉。
作为嘉兴本土的国资法人银行,嘉兴银行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科创金融转型为主目标,以“稳营收、稳利润、稳质量、稳队伍”为主基调,以综合化经营为主抓手,全力以赴围绕“打造长三角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城市商业银行”战略愿景,持续发挥地方法人银行优势,为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